7月6号,越南突然宣布对中国热轧卷钢加征27.83%的反倾销税,而且这个税率一维持就是五年。
这个时间点还挺巧的——就在美越刚刚达成新的关税协议不久,越南就对中国这个最大的贸易伙伴动手了。
要知道你,中国在越南经济飞速发展道路上可是个重要的推手,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合作,咱们都帮了不少忙。
如今越南的经济逐步崛起,马上就对中国做出了点“小动作”,这难免让人觉得是不是有点“吃了亏还不认账”的意思呢。
美越协议背后的陷阱
咱们先来看看美越这份协议到底长啥样儿。
表面看,越南似乎舒了一口气:出口到美国的本土商品关税从之前威胁的46%降到了20%。不过,细节里可不是那么简单,这份协议实际上是个巧妙设置的双重圈套。
第一个坑就是关税的层次划分,表面上20%比起之前的46%确实要好不少,但别忘了,越南之前的关税只有10%。这次调整到20%,实际上相当于比之前高一倍,虽然看似减轻了压力,但实际上还是增加了不少负担。
而且那些经过越南转运的第三国货品,特别是中国出的东西,直接要交40%的惩罚性关税。一招就把中国产业链靠越南绕开美国关税的路给堵死了。
第二个陷阱就是越南得对美国的商品全部实行零关税。这意味着啥呢?美国的农产品、汽车和工业品都能零成本进入越南市场,直接冲击越南本土产业。越南农民种的大米要和美国大米抢市场,越南的汽车工业也得跟底特律的汽车正面较量。
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,双方的贸易总额超过1650亿美元。中国在越南的投资占其外资总额的28%,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。
越南目前对中国钢铁加征了将近30%的关税,这一动作不仅是在打压双边的贸易往来,还在动摇两国多年来共同构建的产业链合作基础。
示好美国还是填补窟窿
为什么越南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对中国动手呢?这事儿说起来,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盘根错节。
大家都知道特朗普这人,翻脸的速度快得真是让人咋舌,几乎比翻书还要快。今天还跟你签了协议,第二天就可能反悔打个折扣再来。
越南就在六月份刚加入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,成了第十个成员国。没想到,特朗普立马回应,说凡是和金砖国家搞“反美政策”结盟的国家,关税要额外加十个百分点。
这话听起来就像是专门对越南说的似的。越南心里那叫一个紧张,毕竟刚刚才摆脱了46%的关税威胁,要是再被额外加征10个百分点,那真是得不偿失的事儿。赶紧弄点啥表明立场吧,向美国示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。
不过,真正让人捉摸不透的还是钱的问题,越南的财务状况比外面看到的要紧得多。虽然那关税从46%降到20%,但20%仍然比之前的10%高出了整整一倍,压力可想而知。
比如说,越南每年从美国商品关税中能收10亿美元,现在把关税全部取消了。同时,那20%的出口关税比原先的10%多出了一倍,等于多出一笔额外的开支。一减一加下来,越南的财政状况可真是压力山大。
这会儿,对中国热轧钢征收27.83%的反倾销税就显得非常及时了。中国每年向越南出口的钢铁产品价值好几十亿美元,近30%的税率能为越南带来不少财政收入。也就是说,基本上是在“用中国的钱,填美国的窟窿”。
越南的算盘可真打得挺巧:一边拉拢美国,摆出“可信赖的伙伴”模样;另一边则从中国身上“掏点儿肉”,缓解财政难题。这操作看上去,真是一举两得的聪明招。
道义绑架还是合理诉求?
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越南竟然还找了个道德高地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解。
不久前,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,越南总理范明政发表了颇有深意的讲话:“强者有责任帮助弱者。中国作为大国,如果没有亚洲的支持,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。”
这番话听起来挺堂而皇之的,但仔细琢磨,几乎都是道义绑架的套路。意思就是说:中国你现在强了,应该反过来回报我们这些曾帮过你的邻国。
中国能发展得这么快,确实得感谢亚洲市场的支撑,但这背后可是建立在双赢的合作之上的。中国把商品出口到亚洲的国家,同时也从他们那儿进口原料和各种货色,这属于正常的商业往来,没说谁欠谁的,一切都是公平交易。
更关键的是,要是细算的话,越南实际上是最大的赢家。中国的企业在越南投资设厂,不光带去了资金和技术,机会也为当地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。这真算得上互惠互利的合作。
从富士康到三星,这些国际巨头之所以把越南当作生产基地,主要还是因为中国产业链的带动和配套支持做得非常到位。
越南制造业的快速发展,少不了中国供应链的帮衬。从原料到零部件,从生产设备到技术人才,中国都为越南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。如今,越南的出口额已经突破4000亿美元,而其中很大一部分,都得归功于中国产业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。
现在越南反倒说中国欠了亚洲的情,那不是纯粹是在揣摩别人的好意嘛,这不就像是倒打一耙的一种表现吗?
这种想法不仅说不通,还暴露出越南一些政治人物的心态问题。他们一边享受和中国合作的红利,一边又想在中美角力中找平衡,甚至不惜牺牲中国的利益,去换取美国的好感。
中国的底线和反制
对越南这种花招,中国的态度很清楚:友好不代表软弱,合作也不意味着任人欺负。
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同时发话,语气都挺硬邦邦。商务部说了,坚决反对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,外交部也明确表达,如果相关方面执意伤害中方正当权益,中方必然会坚决反制。
这种说法其实传递了几条挺直白的信号。第一,中国不是那种随便被榨取资源的提款机,别以为可以随意在中国身上做文章。第二,只要越南敢一意孤行,中国完全有充足的办法反击,付出点代价也是板上钉钉的事。第三,中国的耐心不是无限的,别把中国的善意误判成软弱可欺。
实际上,中国有不少反制的办法。贸易方面,中国可以对越南出口的优势产品加征反倾销税,像纺织品、农产品、电子产品啥的。在投资方面,中国企业也可以重新考虑在越南的布局,减少新投资或者把原本打算投的产能转移到别的国家。
更关键的是,中国还可以调整产业链的布局。越南制造业的很大一部分依赖中国的供应链支持,如果中国企业把更多的订单转到其他东南亚国家去,越南作为“世界工厂”的地位可就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啦。
越南和中国的贸易关系里,越南对中国的依存度超过20%,反过来中国对越南的依存度大概就只有3%左右。这么一比较,不对称的局面一眼就能看出来了,要是真打起贸易战来,受伤更惨的肯定还是越南啦。
不过中国并不想走到那一步。中越两国本是邻居,历史文化渊源深厚,合作的基础也挺稳固。中国盼着越南能冷静点儿看待中美之间的角力,别把自己变成他国手里的棋子。
越南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,这其实挺合理,也挺明智的。可是,平衡并不代表背叛,更不意味着恩将仇报。如果越南一直这样走下去,最后吃亏的,除了中越关系,恐怕还得是越南自己长远的利益。
越南这次的征税动作,看上去挺聪明,其实是在走钢丝绳。要是再这么“吃饭砸锅”下去,最终可能连饭碗都保不住啦。
分享高质量的内容,轻松获得丰厚的分成奖励!
股票配资平台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