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A股开门红,但说实话,这“红”得有点轻。
上证指数涨了0.39%,深成指才涨了0.11%,看着是涨了,可市场整体感觉没那么热烈,成交量也掉到了1.5万亿以下。
说白了,就是涨得不够劲,也没出现那种普天同庆的普涨行情。
其实最近市场消息不少,但大家好像还在观望。
金融时报前几天发了篇文章,讲的是怎么让老百姓手里的钱更鼓一点,让大家敢花钱、愿意消费。
这个说法听着挺实在的,毕竟现在很多人手里紧巴巴的,不敢乱花钱。
央行等六个部门也出了个文件,叫《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》,核心意思就是通过各种金融手段,帮老百姓多赚点、企业融资更容易点,这样一来,消费自然就上去了。
听起来像是一个闭环:居民有钱了就敢花,企业也能借到钱搞生产,产品多了大家又能继续买,形成良性循环。
不过光靠政策还不够,还得看市场的反应。
像银行板块最近就开始止跌反弹了,虽然平时不太起眼,但在低利率环境下,它的稳定性和高分红还是吸引了不少资金回流。
尤其是一些大银行,虽然增长空间有限,但胜在稳当,适合保守型投资者。
景林资产作为国内头部私募,也给投资人写了封信,里面提了个特别有意思的观点:别老追热点。
基金经理高云程和蒋彤都强调,长期持有优质资产比天天追涨杀跌强得多。
他们说,很多人一看到哪个板块涨得猛,就赶紧冲进去,结果往往是刚进去就被套住。为啥?
因为热门资产价格早就被炒高了,真正的价值未必跟得上。
与其这样,不如耐心守着那些基本面好、现金流稳定、估值还没被拉上去的公司。
医药行业这边也有新动向。国家医保局出了个新规,首次提出“商保创新药目录”的概念,意思是以后一些创新药可以纳入商业保险报销范围,不再只依赖医保。
这对药企来说是个好消息,意味着他们的新药能更快进入市场,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。
对患者来说,也可以用上更新更好的药,只是可能需要多掏点钱,或者通过商业保险来覆盖这部分费用。
从技术面上看,目前市场整体趋势是向上的,K线形态、均线排列和技术指标都在释放积极信号。
虽然成交量有所萎缩,但这会儿缩量反而说明抛压不大,只要没有大的利空,市场情绪就不会崩盘。
所以很多老股民觉得,现在其实是布局的好时机,尤其是那些调整到位、基本面扎实的板块。
投资这块儿,建议大家别太着急,也别听风就是雨。
与其频繁操作,不如找几个自己熟悉、有长期潜力的标的,慢慢拿住。
比如银行、医药、科技这些方向,都是值得长期关注的领域。
特别是现在政策面暖风频吹,像消费、创新药、海洋经济这些都被提上了日程,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利好出台。
当然,也不是说市场就没风险了。
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,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、美联储加息节奏、地缘政治冲突这些都不确定。
但从目前来看,国内政策层面已经释放出比较明确的托底信号,至少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。
7月初的这波上涨更像是一个起点,而不是高潮。
接下来能不能走出一波像样的行情,还要看后续有没有更多实质性的利好支撑。
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最好的策略就是保持耐心,控制仓位,别轻易追高,也不要盲目恐慌。
市场总是在波动中前行,谁要是能扛得住震荡,谁就能笑到最后。
所以,别急着下结论,也别一看涨了就疯狂买入,一看跌了就慌忙割肉。
现在的市场更适合慢慢观察、逐步建仓。只要你选对了方向,时间会给你答案。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!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股票配资平台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